一览( 微信公众号:yilanshequ )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直接关注

当前所在位置:职业的力量首页 > 高端访谈 > 访谈正文

七幕人生杨嘉敏

北京七幕人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杨嘉敏

2012-12-04 阅读(177013)| 评论(0)

编者导语:

“我是比较实践主义的人”,杨嘉敏一直是倡导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到商业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财务、团队管理、商务拓展。音乐剧在国内的确算是一个全新的、不太广为人知的艺术形式,杨嘉敏和她的七幕人生团队从引进国外经典剧目版权、进行本土制作为起点。未来,杨嘉敏希望做中国本土的日本“四季剧团”,在中国一些大的主要的文化消费城市都有七幕人生的专属剧场,能够让中国人像日本韩国一样,同步的欣赏到国外最好最优秀的音乐剧作品。

 

“我是比较实践主义的人”,杨嘉敏一直是倡导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到商业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财务、团队管理、商务拓展。音乐剧在国内的确算是一个全新的、不太广为人知的艺术形式,杨嘉敏和她的七幕人生团队从引进国外经典剧目版权、进行本土制作为起点。未来,杨嘉敏希望做中国本土的日本“四季剧团”,在中国一些大的主要的文化消费城市都有七幕人生的专属剧场,能够让中国人像日本韩国一样,同步的欣赏到国外最好最优秀的音乐剧作品。

 

对于杨嘉敏和她的团队所做的事情,《东方壹周》编辑雷志龙在文章中这样写到:于我而言,2012年的夏天,我所感受到的两种很可贵的力量,交汇在了一起,以“堂吉诃德”之名——杨嘉敏、小刀、朱雅琼、约瑟夫、七幕人生···他们都曾给予过我正面能量,某种坚持,某种生猛,或者干脆就是某种美。这种东西,是可以照亮生活的,这些也正是戏剧的某种价值和意义所在。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在做一个选择,并且为这个选择付出代价、劳动和勇气,直到抵达这个选择所指向的地方。

 

 

北京七幕人生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CEO杨嘉敏


人物档案

 

杨嘉敏 女 1987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英美文学专业。毕业后赴日本入职海外投资机构,工作之余对日本的戏剧演出格外关注。2011年,杨嘉敏放弃日本投资公司的工作回到国内,“东拼西凑”,四处借钱成立七幕人生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随后开始筹备引进第一部百老汇音乐剧《我,堂吉诃德》,该剧已于2012年6月在北京木马剧场首演,引发热议,让业界刮目相看。惊讶于她的魄力和胆识之外而更具传奇的是她以一封神秘邮件打动该剧作曲兼版权持有人,只身赴美谈判,并最终让《我,堂吉诃德》百老汇音乐剧落户中国。

 

《职业的力量》:首先特别荣幸能够采访您,我是很偶然看到一条《我,堂吉诃德》百老汇音乐剧被搬进中国的新浪微博上!非常钦佩您做的事情,特别了不起,我个人觉得您的职业经历挺特殊的,您从北大英美文学专业毕业后,并没有按常规的职场轨迹,并没有毕业后去求职,然后面试、工作,然后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
杨嘉敏:
呵呵,其实我的经历也没有特别复杂吧,09年毕业的时候,软银集团在北京大学做了校园招聘活动,软银集团录取的人数非常少,只招了三名毕业生,当时就通过那个机会去了日本的这家企业,我在那边呆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我们那一届的毕业生有三分之一的留在国内读研究生,三分之一出国继续深造,还有三分之一找工作的话,去新闻媒体的比较多,比如新华社、央视等。还有一些外企不太看重专业背景,看重的是综合素质,比如路易威登、保洁等,招这种管理培训生。

 

《职业的力量》:我觉得您的胆识和勇气是当下很多年轻职业人比较缺乏的,我了解到您当时是通过四处筹钱才成立了七幕人生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您怎么就有那个魄力笃定您一定要那样做?您的勇气和胆识来自哪里?
杨嘉敏:
其实我一开始就没有把自己的职业发展定位在职业经理人的这条路上,还是一直有想去做一些创新的事情,另外也可能受家里的影响,因为是浙江人吧,呵呵,可能天生的这种创业意识比较强一点。在毕业参加工作之前,在学校的时候就有组建了一个创业团队,成立了一家翻译公司,联合了北大、北外的外语专业生,他们作为我们的艺员,然后我们去对接摩立特、哈佛商学院的翻译案例这些大客户。早一点尝试这些事情相比实习来的更实际。

 

我是比较实践主义的人,我一直是倡导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到商业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财务、团队管理、商务拓展。毕业之后,当时也是觉得自己在经验的积累方面还是不够,又还是带着想创业的规划进入职场,所以就选择进入风险投资公司。在这个平台,作为分析员,可以接触学习到各种成功和不成功的创业案例,而且要和各种创业者和投资人打交道,同时也是拓展视野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回头再去看创业的角度可能不一样。原来,可能觉得自己有好的想法就去实现,但是并不了解市场的竞争和产业环境、消费需求,很多都是很盲目的,在投资公司的经历之后,在宏观的把握会好一些。

 

《职业的力量》:《我,堂吉诃德》百老汇音乐剧最终能被您引入国内,有媒体称是因为您那一封神秘的邮件?跟我们分享下这当中的一些故事吧?
杨嘉敏:
其实没那么神秘。大致的过程是这样的,我们现在的艺术总监是我在大学期间的老师,他本人是百老汇的导演。他每年差不多一半时间在美国,一半时间在北大做客座教授教戏剧课,他的理想是希望在中国传播戏剧教育。在国外,戏剧专业和其他专业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但是在国内则相对较弱,很多人并不了解。当时是回国之后有和他在交流,国内做音乐剧的导演很少,所以也是这个非常好的契机能够跟他合作。当时我其实更倾向于做大家比较熟悉的剧目,其实在此之前有很多外国的团队来到过中国,在国内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比如《歌剧魅影》、《猫》。《我,堂吉诃德》在国际上非常知名,但是英文的版本从未在中国推出,知名度没有那么高。做这个剧是因为导演觉得这个是音乐剧中最好的作品,我一开始还是有一些顾虑,但是当我看完剧本之后我觉得应该做,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在故事情节上甚至比《歌剧魅影》更能打动人。

 

决定做这个剧之后,当时想的比较简单,就去联系版权公司。因为美国的版权有比较成熟的体系,有好几大版权公司,当时和版权公司联系时,对方的反应是比较冷淡的。因为之前他们没有和中国合作过,而且我们中国的版权意识也比较淡,所以对方的态度不是特别积极,后来也是想办法顺藤摸瓜。因为版权公司和实际版权持有人是代理关系,作品的最终持有人一定是在创作者手里,商业运作则交给版权公司来打理,相当于经纪人的角色。当时我们就找到了这个作曲的经纪人的联系方式,经纪人说可以做但是报价很高不是特别有诚意。后来和导演商量通过邮件,在邮件里再和经纪人解释,告诉他中国的音乐剧是一个起步阶段,为什么想做这件事,这个事情做成了可以预见这个市场需求是很大的,经纪人收到邮件之后直接转给了版权持有人,该剧的作曲家。作曲家答应说有时间到纽约去面谈。因为导演对这个作品在国外已经做了很多次,所以创造理念和作曲家很吻合,本身我们很有诚意。作曲家已经八十多岁高龄,其实这个剧的版权在三个人手中,他的两个同伴已经过逝了,他也很有钱,他并不在乎这个剧能卖多少钱,他更在乎的是什么人拿到这个剧能很负责任的带给中国观众,所以也算是比较幸运,就谈的很顺利。

 

《职业的力量》: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您现在做的事情,好像和《我,堂吉诃德》这部音乐剧中的剧情和人物中有一些关联,有他们的影子?
杨嘉敏:
这个倒是没有那么悲壮,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七幕人生现在这个阶段和剧情有些像。当然挑选这部剧来做是偶然,我们现在这个团队正处于创业的阶段,和这部剧有一些象征的意义吧,它所象征的精神和我们想做的事情有契合。

 

《职业的力量》:那到目前为止,在您的职业生涯现阶段里,您最满意和骄傲的成果有哪些?
杨嘉敏:
我觉得现在还是一个起步的阶段,谈不上成果吧。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我觉得我属于韧性特别好的一个人吧。如果现在回去梳理那些过程,就会觉得有很多问题,但是我可能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不会说这个事情就做不下去了,只要不是天灾人祸肯定是有解决的办法的。

 

《职业的力量》:同为八零九零后,您对大伙儿有什么建议?
杨嘉敏:
不敢说什么建议吧,我自己的感受有两点吧。第一,因为中国的学生,环境、户口、车子、房子都是很大的压力,这其实是社会结构的问题,应该换一个角度去看,应该从一个人的一生的经历去看,不要被一些外界的影响去放弃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我也看到一些朋友也很有才,也很想做但是没有勇气去做,所以这样就束缚了自己的创造力和年轻人的能量。在中国,可能很多父母亲就觉得去考公务员很不错,我印象很深的是,我之前在美国做过一年的交换生,在美国寄宿家庭的那个阿姨就问我,你毕业之后想做什么,我说想做一个自己的公司,她就非常鼓励和欣赏这种想法。她们这个社会对创新,追求自己梦想的包容性和鼓励更强。年轻人有机会多出去走一走,这样更明白重要的是什么,而不要被社会现实束缚了,人生其实很短暂。

 

另外一点,从梦想回归到现实,其实现在应该不是一个论资排辈的年代,年轻人要脱颖而出也不难,但是做事必须要靠谱,承担的责任能让团队信任你。

 

《职业的力量》:您未来的职业目标和理想是什么?
杨嘉敏:
我是希望做中国本土的日本“四季剧团”,希望在中国一些大的主要的文化消费城市都有七幕人生的专属剧场,能够让中国人像日本韩国一样,同步的欣赏到国外最好最优秀的音乐剧作品。

 

 

 

《我,堂吉诃德》音乐剧观后感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堂吉诃德表现了人类最崇高、最纯洁的精神力量。看完此剧,才算明白了陀翁的意思——真格基金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

 

"《我,堂吉诃德》展示了希望、信念和艺术的力量,引导人们世界观的改变。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是可以突破物质的局限,去实现那'不可能的梦想的'。而当这一切信息都在嬉笑怒骂中时,观众们依然在不经意间欢笑着被感动了。——梅尔·嘉索(MelGussow)《纽约时报》(NewYorkTimes)1992年4月25日

 

一个才25岁的女生,借亲戚的钱成立个文化公司,赴美谈判,回国招募演员,把美国百老汇音乐剧《我,堂吉诃德》愣搬进中国,在北京木马剧场以英文版上演!女主演是上海音乐学院刚毕业的学生,流利的英语对白,精湛的演艺,把一个底层社会女性角色演得感人落泪,全场掌声雷动。新一代青年真不简单!——鼎晖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及创始人之一王功权

 

以为现如今,嬉笑怒骂才是主流,话剧、音乐剧等这些亟需张力的演出方式只有通过娱乐化的手段才能引人入胜。但当我观看了《我,堂吉诃德》,当我数次泪流满面后,我才体会到,我们真正需要的,还是那些富有共鸣,追问人生,拷问现实的东西,而那些东西,通过嬉笑怒骂的方式,往往为人们所淡忘。感谢《我,堂吉诃德》,感谢在中国不遗余力推广这些经典作品的人们,感谢全体演职人员的精彩演出和辛勤耕耘,你们的成功将感染更多的人关注和投身其中,为理想和使命奋斗——豆瓣网友StoneRill

 

享誉全球的世纪佳作

 

首演于1965年的经典音乐剧《我,堂吉诃德》,以戏中戏的形式,再现了扬名全球的文学巨著《堂吉诃德》的诞生历程。16世纪末的西班牙,作家、演员、剧作家和兼职税收员米格尔·德·塞万提斯,因为试图向一所教堂征税而被宗教法庭逮捕。监狱里的囚犯抢走了他们的随身财物,并要销毁塞万提斯的小说手稿。为了保护自己的手稿,塞万提斯决定将小说的内容演绎给囚犯们看,希望赢得他们的认可,从而保护手稿。塞万提斯能否成功的征服囚犯,保存他的手稿呢?全剧在嬉笑怒骂中,展示了《堂吉诃德》的诞生历程。

 

1972年,该剧被改编成电影,由曾经导演过传世名作《爱情故事》的亚瑟·希勒执导,影星、奥斯卡奖得主彼得·奥图尔与索非亚·罗兰主演。

 

自诞生之日,《我,堂吉诃德》起就引起巨大轰动,首轮演出长达5年多达2329场,一举囊括含最佳音乐剧、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词曲创作在内的五项托尼奖(戏剧领域的奥斯卡奖)。此后半个世纪里,四度重登百老汇舞台。随后被翻译成30种语言,在全球40余个国家演出,均引起轰动,观演热潮持续至今。《我,堂吉诃德》也因此跃居20世纪音乐剧佳作行列。

 

经久不衰的主题曲目

 

《不可能的梦想》是《我,堂吉诃德》的主题曲,也是剧中流传的最为广泛的唱段。该曲被上百位歌手以多种音乐风格翻唱并录制唱片,他们包括猫王、弗兰克·辛拉特拉、雪儿、珍妮弗·赫德森,乃至跨界歌手组合美声男伶,歌剧天王普拉西多·多明戈,横跨爵士、摇滚、通俗和歌剧等多个领域,传唱半个世纪,仍然经久不衰,其魅力可见一斑。美国《我,堂吉诃德》首席导演全力打造《我,堂吉诃德》由该剧的美国版首席导演约瑟夫·格雷夫斯执导。约瑟夫·格雷夫斯是该剧灵魂人物,在美国数十个版本中担任导演和主演,累计创作、演出超过1000场,被誉为"我,堂吉诃德"首席导演。该剧唯一一位健在的原作者米奇·李,指定约瑟夫为剧目的中国首演担任导演。凭借丰富的剧目创作演绎经验,约瑟夫将为此剧保驾护航。

来源:一览英才网   编辑:潘勇  标签: 文化传媒  七幕人生  CEO   
职业的力量

职业的力量

分享到:

我来说两句

已有评论0
请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请 登录或者 立即注册

微信扫描分享本页

微信扫描

关于一览  |  联系我们  |  用户反馈

深圳市一览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6-2013 粤ICP备0810658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70017